關於樂聖貝多芬不平凡的一生與他不朽的音樂創作幾乎無人不知,經歷了兩百多年仍然歷久不衰。出生於波昂的貝多芬,自22歲起定居於維也納,憑藉著不屈不撓的精神成功的躍上音樂殿堂,揚名於世,造就了他充滿艱困、波折不平凡的一生。他不再只是一位附庸於貴族的音樂僕人,他成功的成為了一位獨立自主的音樂家,備受尊崇。他曾不屈服於他的重要音樂贊助者李希諾夫斯基親王 (Karl Lichnowsky, 1761-1814)的要求,自負的說了這段話:「親王,您之為您,是靠了偶然的出身;我之為我,是靠了我自己。親王們現在有的是,將來也有的是。至于貝多芬,卻只有一個。」(Fürst, was Sie sind, sind Sie durch Zufall und Geburt, was ich bin, bin ich durch mich; Fürsten hat es und wird es noch Tausende geben; Beethoven gibt’s nur einen !)在當時仍處於貴族封建制度下社會,如此勇於為自己的尊嚴表態,確實讓人敬佩。
貝多芬自幼即顯露出優越的音樂天份,因此他的父親企圖將年幼的貝多芬打造如神童莫札特般的音樂巨星。在嚴厲的訓練下,不負父親的期待,在他8歲時登台演出就有傲人的表現;12歲在老師尼菲 (Christian Gottlob Neefe, 1748-1798)的幫助下出版鋼琴作品,尼菲並積極為他向波昂大主教選帝侯——奧地利大公馬克西米利安·弗蘭茲 (Maximilian II. Franz , 1756-1801) 爭取資助赴維也納學習的機會。1786年12月年僅16歲的貝多芬首度來到音樂之都,欲求教於莫札特,然而抵達後不久便得知母親病危的消息,旋即返回波昂,料理後事及承擔家計;直到1792年12月再度獲得資助重回維也納投入海頓門下學習,過後不久父親即過世,又因1794年法軍占領萊茵地區城邦,來自波昂選帝侯的資助就此中斷。好在他的音樂天分在維也納已為諸多貴族喜愛,並獲得維也納當地貴族的贊助,就此定居維也納。當他初嘗成功的果實後,不幸罹患耳疾,自26歲聽力日漸衰弱、惡化直至49歲完全喪失聽覺,這個對擁有過人音樂秉賦的音樂家而言,是何其難堪?求醫問藥,一再治療失敗的情況下,毫無疑問對其是致命的一擊,以至於在1802,當時32歲的貝多芬寫下從未寄出的《海利根遺書》(Heiligenstädter Testament),這封遺書在他歷經病魔的摧殘直到他過世後才被發現。經由遺書內容,我們才知道他曾企圖自殺,遺書中道出他對音樂藝術的熱衷,苟延殘喘的延續了他殘缺的生命。憑藉著堅定的信念與愛,使他在日後25年中,不斷有偉大的音樂創作,在失去聽力的惡劣情況下,靠著意志力與超人的音樂靈感寫成許多曠世傑作。貝多芬遭病魔纏身,直至1827年不幸逝世於維也納,死後的哀悼會,各式各樣的研討會不斷,至今無數緬懷紀念他的相關活動仍然持續舉辦。
提到紀念貝多芬最著名的活動,莫過於1845年由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積極奔走募資,為慶祝貝多芬65歲冥誕,於波昂敏斯特廣場(Münsterplatz Franz Liszt, 1811-1886)打造了一尊貝多芬雕像,由德烈斯登藝術學院教授(Ernst Hähnel,1811-1891)創作,這座雕像共花費13000塔勒 (Thaler);正如舒曼(Robert Schuman, 1810-1856)在1836年《新音樂雜誌》中公開撰文勸募所說:「很少有藝術家像貝多芬一樣重要,令人難忘……這種極為罕見、仁慈和影響深遠的人,值得以獨特、非凡的方式慶祝,即藉由他的雕像,一座具偉大紀念意義的雕像來紀念。」這座雕像歷經10年的籌募,終於在1845年8月12日在諸多重要人物的熱心參與和見證下揭幕,其中參與人如下:普魯士國王弗雷德里克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IV.)夫婦、英國和愛爾蘭維多利亞女王陛下和她的丈夫,薩克森 – 科堡 – 哥達的阿爾伯特王子 (Queen Victoria and Prince Albert of Saxe-Coburg and Gotha)。在維也納,1880年5月1日,維也納愛樂協會(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作為活動主辦單位,將貝多芬銅像設置於貝多芬廣場(Beethoven platz)並以隆重儀式正式揭幕。這座銅像是在1871年2月7日,由維也納愛樂協會成立委員會,於1873年5月公開邀請四位雕塑家競賽,最後由維也納美術學院教授——著名雕塑家村布胥(Caspar von Zumbusch, 1830-1915)獲選。1878年,這座紀念雕像的鑄造模型,在巴黎世博會上獲頒金牌獎(現在放置在維也納音樂廳Konzerthaus的門廳)。維也納的這座銅像一樣歷經多年籌備才完成,足見主辦單位為使作品具象徵意義,處理過程特別嚴謹,極其慎重。這座雕像除了刻畫細緻、有如正在構思作品般低頭沉思的貝多芬外,雕像的基座還有9位小天使,象徵貝多芬的9部交響曲;右側基座,有著雙翼的勝利女神右手舉著月桂花環;左側則是為人類盜取火種,歷經磨難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他雙臂被綑綁,痛苦掙扎。雕像以傳統古典的手法刻畫的是貝多芬的苦難與勝利,這座古典風格,優雅莊嚴兼具的雕像如今已是音樂愛好者必定朝聖的景點。
2017年12月,在維也納的貝多芬紀念碑旁,又增加一座2.7公尺高,塗上彩色的紀念雕像與它對話,呈現出古今的對談。這個作品是一個以貝多芬經典髮型的頭部和一個呈現坐姿的身體,他失去雙手和一隻腳,頭上帶著桂冠環。作者呂培茲(Markus Lüpertz, 1941-)曾是杜塞道夫藝術學院院長,他說:我嚐試表達出藝術家的問題、他的困難、他的耳聾,以及他做為人的困擾。他的雕塑脫離傳統寫實的手法,以完全不同的視角,展現岀一位偉大作曲家的獨特性格。他說:「我希望,我們的意圖能在某種方式和程度上得到接納和理解」。他個人認為這件雕塑據實反映音樂家貝多芬的真實內心世界,是一件成功且了不起的作品。事實上早在2014年3月,波昂市公園已設置了一座與呂培茲的作品類似的銅像,並命名為「向貝多芬致敬」,在當地引起許多爭議。
貝多芬廣場上傳統與現代的對立:1880年村布胥的貝多芬雕像矗立在維也納一百多年,深得人心;如今呂培茲這座標新立異的新作引起相當大的爭議,這座具爭議性的雕像直接以新具象的方式呈現貝多芬的磨難與內心的感受,展現出不同世代對貝多芬精神的觀點與詮釋,是否能為大眾接受,有待時間磨合,靜待後續發展。維也納市政府計畫租借這一作品直到2020年——貝多芬誕辰紀念周年活動結束為止。